
冠心病,在中医上被称为“胸痹”,其主要病因气血阴阳不足,加之痰饮、血瘀、寒湿等病理产物有关。
此病多见于老年人,年老体衰,机体抗病力不强,或是由于饮食调理不佳。
比如长期过量摄入肥甘厚味、油腻食物,容易损伤脾胃,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,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,而转化为痰湿积聚体内,痰湿阻滞气血运行,形成瘀血,瘀血痹阻心脉,从而引发冠心病。
此外,长期精神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,会导致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,横逆犯脾,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,水湿内停,痰湿内生,也会引发和加重冠心病。
我临床治疗冠心病30余年,接诊过的患者无数,在各种证型冠心病的治疗上都总结出了一些个人的辨证思路,下面拿出一个案例来聊聊。
门诊案例
患者李先生,58岁,平时喜爱抽烟,饮食也偏油腻重口。
最近他经常感到胸闷,胸口时不时有点疼,一旦活动量增加或情绪激动,不适感便会加剧。子女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,发现冠状动脉有斑块,血管也狭窄了,确诊是冠心病。
我对他进行了详尽的检查,李先生舌质呈暗紫色,舌苔厚重且油腻,脉象弦涩。这在中医来讲,就是痰瘀阻滞的表现。
图片
这与李先生长期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有关,脾胃运化失常,导致体内痰湿增多,气血运行受阻,瘀血在血管中积聚,逐渐形成斑块,从而引发冠心病。
像这种情况啊,治疗很简单,活血化瘀、化痰通络、消斑通脉即可。开自拟通脉消斑汤,即熟地黄、补骨脂、怀牛膝、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姜半夏、制南星、当归、川芎、地龙、石菖蒲等药。
二诊:患者调理一个月后,胸口的闷痛感明显减轻,发作的频率也有所下降,到医院复查,结果显示血管斑块有所缩小,血管狭窄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。
原方不动继续调理三个月后,各项健康指标持续向好,斑块进一步缩小,他日常活动时几乎不再感到不适,精神状态也更好了。
为什么效果这么好呢,来看看这张方子:
黄芪、党参等补气药物,能大补元气,有效改善气虚之象,推动气血运行,使气旺则血行;熟地黄、当归等补血药物,能滋养阴血,濡养心脉;川芎、地龙等活血化瘀药物,能消散瘀血,改善心脏血液循环;姜半夏、制南星等化痰药物,能燥湿化痰,消除痰浊阻滞
诸药合用,使气血调和,痰瘀得化,心脉通畅,从而能有效治疗冠心病。
当然提醒大家:中医强调辨证施治,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存在差异,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需先经过中医辨证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辉煌优配-股票十倍配资-中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-可查的实盘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